google被納入韋氏大字典新字

【中央社 記者吳日君舊金山六日專電】 

全球最具公信力的英文字典韋氏大字典今天宣布,新版本將加入許多科技相關新字,包括形容密集電腦使用者稱為「mousepotato」,還有spywareringtone等新字,其中,最受人矚目的新納入字是「google」。

韋氏字典將小寫「google」定義成一個動詞字,解釋為「使用Google搜尋引擎,在全球網路獲得資訊」;大寫「Google」則是一個搜尋引擎商標(新聞網站)

google
是這次納入韋氏大字典的近一百個新字之一,目前已可在韋氏線上字典中查詢到。所有新字並將於今年秋天出版的二零零六年平面印刷韋氏字典新版中列出。另一方面,牛津英文字典已於上個月十五日,宣布新增Google為一動詞,但是維持首個字母大寫用法。

根據美國科技網站CNET報導,韋氏字典編輯皮特尼克說明,字典編輯目標是針對語言文字進行專業分析,增加新字及定義用法,將其納入字典。英文字以名詞轉為動詞的情況較為常見,然而,google是個特例,因為在全球搜尋領域中,使用太過頻繁,人們已將其視為動詞。報導指出,被納入字典成為新字,Google對此表示,字典將google定義為一動詞,以及釋意為使用Google搜尋引擎,是適當的。

皮特尼克強調,電子媒體傳播文字及意義的影響力和速度甚鉅,網際網路提供字典編輯工作有用的資源。不過,也有一些挑戰須面對,例如無法正確了解文字的使用,是有意圖性的使用或是因為錯誤使用而造成的結果。

除了google等流行科技用字外,值得一提的是,韋氏字典編輯也因應時代潮流需要,加強健康科學及文化議題,例如,將「禽流感(新聞網站) (avian influenza),增加有「bird flu」的附註參考;並將「Manga」新字納入,意指日本漫畫書或圖畫小說。


"google"列入英文動詞 危及"Google"商標權

【東森新聞報 記者周永旭/編譯】

 Google一字現在正式成為動詞了。

  11版、收錄165千字的韋氏大字典(Merriam-Webster Collegia(網站、商品)te Dictionary)中,小寫的google成為新字,並有如下定義:使用Google搜尋引擎在全球資訊網上來取得資訊,如例句所示,let me google that.(讓我用google找找看)。

 韋氏大字典出版商摩斯說,google是個典型的網路用字,這類網路字因為網路的威力,能夠迅速成為字典的新字。 牛津英語字典上個月同樣也在網路版字典中,把Google納為動詞,但用大寫呈現。  

 

一些品牌專家說,公司名稱成為新字不是好事,甚至可能成為詛咒。  

 

過去許多公司不惜採用極端手段,就是不要讓代表他們的商標(新聞、網站)成為常用語,因為一旦商標成為日常用字,就無法再享有法律保護。

像是發明影印機的全錄公司(Xerox Corp),過去就以廣告央求消費者,別把所有的影印機都叫做Xerox

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則在律師建議下,把他們為所生產的黏性繃帶Band-Aid所打的廣告「I am stuck on Band-Aid 'cause Band-Aid's stuck on me」,後面加上品牌(brand)一字,來確保商標名稱。

結果這句廣告就變成「I am stuck on Band-Aid brand 'cause Band-Aid's stuck on me」品牌專家說,如果google真的變成日常用與,Google可能會失去其公司名的商標價值;畢竟,Google前途不可限量,不會只是搜尋引擎而已。  

這就像如果
Xerox都變成影印,那麼Xerox公司的其它努力就會為人所忽略。

 

Google自己早也知道有這種風險。

在去年給投資人的報告中,Google就表示,他們注意到公司名稱有可能會變成「搜尋」的同義字,而一旦發生這種狀況,可能導致公司失去商標保護,其它人也可以用Google來指涉他們自己的產品。

不過,至少到目前為止,Google對於韋氏大字典的收錄之舉反應還相當節制。

 

該公司發言人說,把Google定義成動詞,並且專指使用Google的搜尋引擎來進行搜索是適當的。

摩斯則說,他們事先就注意到商標的問題,因此在google一字的定義中,強調此一動詞源於Google

而在本版字典中,還收錄了100個新字,包括spyware(間諜軟體),mouse potato(俗語,指花很多時間使用電腦的人)等等。

 

當秋天新版字典問世時,google這個字將排列在goofygoogly-eyed之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sp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